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接受高端访谈独家采访。他表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超出预期。对中国“十五五”规划中绿色转型的发展尤为满意。他还表示,习近平主席对多边气候行动的大力支持对世界非常重要。 “当我们看到像中国这样的大国领导人站出来表示这些问题需要全球对话,而全球对话必须通过多边主义实现时,这给了我们力量。”当世界知道“绿水青山都是宝”的理念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您对“十五五”规划有哪些看法?联合国家气候变化会议将于 11 月开幕。鉴于应对气候变化存在分歧和挑战,国际社会应如何凝聚共识、共同应对?让我们通过谈话来了解一下。安德森:再次感谢您邀请我。时隔两年再次采访您,我感到非常荣幸!邹云:我们先来说说最新的进展。您此前曾表示,2025年是环境问题的关键一年。为什么这么说?您能否介绍一下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进展?安德森:2025年很重要,因为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将召开。根据《巴黎协定》,各方同意每五年提交新的国家自主贡献。这与日本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相呼应,将明确当前和未来的对策方向。在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COP21)上,缔约方宣布首次提出国家自主贡献。由于冠状病毒大流行而推迟了一年的下一轮提交材料将在 2021 年格拉斯哥气候变化会议上提交。现在我们需要向三十大提出新一轮的国家自主贡献。在本次会议上制定更强有力的行动计划。这样做很重要。自然保护也是如此。我们之前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我们现在必须关注当前的保护工作进展如何,还有哪些重要任务需要完成。还有第三个污染防治问题。我们已就化学品管理和废物处理等问题达成多项协议,并且正在就防止塑料污染的条约进行谈判。今年,我们必须全面分析这些问题的进展。我们应该特别赞赏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因为积极参与上述各个领域。我也期待与您就这个话题进行更深入的讨论。邹云:不可思议!关于中国在环境问题上取得的进展,习近平主席今年9月宣布,中国将努力改善整个经济的温室气体净排放,到2035年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峰值减少7%至10%。您如何解读中国新的气候变化目标的含义和意义?安德森:目标是巨大的。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每年向电网新增2至300吉瓦的风能和太阳能。 。这个可安装性真是太棒了!中国的煤炭使用比例仍然较高。这就是现实。然而,中国正在努力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总装机容量60%的目标。这个目标非常雄心勃勃,中国已经做到了可衡量的进展。此外,在今年9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我们还通过视频见证了习近平主席宣布了到2035年中国整个经济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峰值减少7%至10%的新目标,并力争改善。事实上,中国的表现超出了预期,这次也有可能超额完成目标。因为我们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能已经看到快速增长。邹云:您听了习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的讲话有何感想?特别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面临诸多困难。尽管一些国家撤销了此前的承诺,但中国仍在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做出更大贡献。您对此有何看法?安德森:我当然很高兴,但同时我也很紧张。因为在全球范围内我们还没有达到我们的目标。尽管全球排放增速已从过去的1.7%放缓至0.3%。然而,从全球角度来看,总排放量的增长趋势仍然令人担忧。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想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1.5摄氏度之内,我们需要到2030年将排放量减少约47%,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目标。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快速实现减排。这正是习近平主席的《奋发图强》所传达的理念:每一天都在努力奋斗。我们希望各国都能保持这种奋发向上的奋斗精神。邹云:安德森先生,我们讨论的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尽管中国确实在采取积极措施,但一些国家却背弃了先前的承诺,逃避了自己的环境责任。作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您是否担心关于国际合作的障碍?需要采取哪些紧急措施来加速国际社会的集体行动?安德森先生:联合国有193个会员国,其中192个仍然致力于并充分致力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气候目标。这是联合国必须坚持的核心。我很高兴这192个国家表现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坚定承诺。当然,我们尊重每个会员国独立决策的权利,这是国际社会的运作准则。尽管一个国家做出了不同的决定,但世界其他国家仍在继续前进。好消息是,我们正在看到绿色文明和绿色清洁发展如何成为就业、机会、增长和安全的驱动力,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认识到这一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它是还应该指出的是,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加拿大等北美国家的许多国家也做出了贡献。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失去信心,要明白世界在不断前进。邹云:安德森先生,我们来谈谈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进展。鸬鹚。习近平主席和浙江省委书记石狮提出的“两座山”理念如今已成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的重要指导思想。您在此前的采访中盛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诗意表达,当时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您认为“两山”理念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转型最独特的意义是什么?安德森:我认为这句话诗意地表达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想法。它所包含的“两座山”ns是生态的绿山、丰饶的金山。当以这种方式表达时,很容易想象当前的克拉拉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创造出一个非常强大的形象。这一理念也表达了环境保护和自然纯净是一个国家的财富,也是它留给当代和子孙后代的礼物。如果你把这个想法转化为成长、工作、机会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就会理解。我相信,通过这些生动的诗意表达,中国正在将生态理念融入实际的经济和领土规划行动中。这句话的接受者是拥有几千年文化底蕴的中国人民。因此,他们可以欣赏诗意之美,理解其背后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是为什么它触动了我的心。如今,“两山”理念已在全国精准落实和推广,让人们我们很高兴能够真正感受到它带来的好处,包括更健康、更高效的农业、更清洁的河流、更清洁的空气以及更清洁、更智能和更机械化的工业生产。这是各国都经历过、正在经历并将继续走的绿色发展道路,但每个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中国的做法是面向未来的,为中国人民制定了清晰、生动的发展规划,帮助人民认清前进的道路。这个办法非常有力,也正是今天中国所实行的。我们可以看到清新的空气、绿色的水和山脉。这都是有道理的。正如我之前所说,这是给我们这一代和子孙后代的礼物。邹云:通过这一举措,中国正在一步步实现这一愿景。安德森: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描述。邹云:其实今年是“双山”概念提出20周年。也是年。你如何理解“两山”理念对于推动全球生态系统建设的国际重要性?安德森:我认为其他国家也可以从实现本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角度来理解“两座山”的概念。许多国家正在逐步吸收这一理念,积极寻求治理高污染行业的办法,真正把生态保护视为创造财富的途径、促进农业活力的途径、发展生态旅游的机会。所以我认为这个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深入的理解。不同的国家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词汇来描述这个想法。虽然不如中国和习近平主席的建议富有诗意,但其中心思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邹云:不可思议!接下来我想向您展示一段有关我行程中的下一个目的地的视频。请看照片。这是一群大象。首先,一些背景知识。2021年,这群大象受到了中国和国际公众的广泛关注。安德森:我也关注他们。大象安静沉睡的场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故事。 2021年,一群来自云南的野生亚洲象从北向南,行程1000多公里,引起全球关注。大象所到之处,路人都默默地给大象让路,为大象准备玉米、香蕉等食物,表现出极大的关爱和宽容。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大象的行动受到世界赞誉。美国《华盛顿邮报》、日本朝日电视台、英国《卫报》、路透社等媒体纷纷追踪大象的踪迹。一位外国网友表示:“这个问题持续了这么久,说明人们有多么有耐心。其他国家可以简单地将他们麻醉,然后将他们送回国。”丛林。”也有网友表示,“我很高兴政府尊重他们。我希望他们最终能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来定居。过去50年里,70%的野生动物已经灭绝。 “这些动物,每只动物都是珍贵的。”2021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五次缔约方峰会上宣布,通过云南象北上往返的旅程,看到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一年多后,中国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席,顺理成章地带领国际社会推动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倡议。邹云:很多人把这次“骑大象”视为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系统方面取得进展的生动例子。你做什么墨水关于这个?云南以其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你希望在云南有什么样的体验?安德森:首先,这些“流浪”的野象创造了一个如此美丽的故事,我们对此有何看法?亲眼目睹人们如何保护自己。即使大象在穿越农田时受伤,路上也没有人打扰它们。然而,当地人始终关注的是如何确保大象能够自由行动,安全抵达目的地,不遭遇危险。这确实是人类文明应该如何行事的一个例子。如果我们爱护自然,自然就会帮助我们回报一些东西,就这么简单。我期待着下一次旅行,因为我以前没有机会这样做。游览云南这个独特而迷人的省份。这次云南之行不仅仅是一次观光旅行。这次我们重点关注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中国设立基金的决定很重要。在接下来的10年内,中国将向“南方国家”提供超过2亿美元的资金,帮助他们学习中国过去和现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这一行动充分展现了南南团结和深厚的南南力量。南南合作。邹云:基金预计2024年5月成立,您当时在北京。安德森:是的。邹云:您亲眼目睹了这一创新举措在北京的实施。这是发展中国家首次设立这样的基金。 安德森:是的。邹云:安德森先生,您认为这只基金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安德森: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中国设立的基金将帮助“南半球”国家遏制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支持大型针对性项目的实施。我们的目标不是将自然锁在博物馆或保护区内,而是让它在我们的城市、农田中蓬勃发展和后院。大自然不是可以用栅栏围起来并在室内享受的东西。自然应该无处不在。该基金将与其他基金合作,支持南方国家促进自然保护的项目、倡议和政策,帮助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23个目标,并确保其在2030年得到全面实施。从推动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司法保护到共同讨论多边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安德森先生此次访华的议程包括多个领域的合作。包括: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预防塑料污染。这一广泛合作的背景是“十四五”期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五年来,绿色成为中国国土特色底色奥里。森林覆盖率增加25%以上,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陕西省面积,占全球新增绿地面积的四分之一。长江、黄河水质达到二级标准,每3千瓦时电量中就有1千瓦时是绿色电力。中国正积极培育和增强绿色生产力,通过南南合作与120多个国家分享可持续发展经验。从青藏高原的生态屏障,到支撑“非洲光带”的工程,当长江展现出“清流东流”的雄姿,当蒙内铁路保护野生动物迁徙通道时,世界正在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东方智慧的深刻诠释。邹云:安德森先生,您曾多次访问中国并继续关注介绍一下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中国在环保领域取得的哪些成就给您印象最深?中国对全球环境问题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安德森:在车上,我告诉同事,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是在1990年,距今已有30多年了。那时的中国和现在有很大不同,我是这样向我年轻的中国同事解释的。邹云:我们这一代还没有出生。安德森:我在中国这个美丽而幅员辽阔的国家度过了相对较长的时间。我非常有幸有机会如此频繁地访问该地区,亲眼目睹了该地区过去20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过去10年的加速变化。中国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中国过去完全依赖煤炭,煤炭分散且污染严重,但现在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近来,中国一直在投资n 并在阿尔卑斯山深处建设太阳能项目。我今天在国家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了这个山地太阳能项目,说它的装机容量相当大。这种类型的能源装置 islar 建在高山上。这里空气洁净稀薄,因此受到的阳光最多,面积比美国纽约曼哈顿约大六倍。此外,该项目启动得非常快。此外,中国在风能和水力发电领域也取得了类似的进展。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很高兴获悉,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年会就2026年“十五五”规划相关协议达成一致。中国正在掀开激动人心的新篇章。邹云:当今世界面临气候变化、污染等诸多挑战。与此同时,格洛全球治理也正处于关键时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提出了全球治理的承诺。这一重要倡议呼吁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也是这一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德森先生,您如何理解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推动多边气候行动倡议的重要性?安德森:看到像中国这样的大国领导人站出来表示这些问题需要全球对话,而全球对话必须通过多边主义实现,这令人振奋。因为这些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解决方案。我们需要一起谈谈。毫无疑问,公平很难实现,但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共同引领。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某些国家仍在发展而将其抛在后面。是的。瑞奇公司各国无权为了自身发展而污染环境,贫穷国家最终将陷入气候危机。因此,我们必须将地球上的各国视为在联合国伟大旗帜下的一个人类国家。我们都属于人类大家庭,并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及其气候相互依存。因此,必须注重变革过程的公平公正,落实各利益相关方的承诺,并将其作为发展思维范式的核心支柱。正如我刚才提到的,当领导人站出来说话时,他们的行动就会得到各地的响应。从联合国的角度来看,我们非常欢迎这些声音。邹云:安德森先生,再次感谢您参加“高层访谈”,分享您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问题的深刻而诗意的见解。谢谢你!安德森:很高兴接受这次采访,谢谢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在接受一家大型广播公司的专访后,题写了墓志铭:“愿环境文明的诗意愿景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成为现实。”绿水青山之间,既造福于我们自己,也造福于我们未出生的子孙后代。 ——英格·安德森 2025年10月16日接受专访时,安德森表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有幸多次长期访问中国,亲眼目睹了这个美丽辽阔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近十年来加速发生的变化。他还表示,在了解和研究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最新政治协议后,相信“十五五”规划将是迈向中国未来的一步。又一个伟大的飞跃。总策划|申哈ixiong,制片人导演|制片人李婷|沉勇 |张勤 总制片人 |临华面包生产商谢丽萍|应丽萍 记者 |邹云摄影|卢一鸣 刘明 李向伟 策划|导演钱思雨 |胡薇薇顾雪佳的视野|汉硕妆影配音|姚玉君新媒体|宣继友 钟英英 王若彤 张学庆 技术制作人 |刘兆明视觉包|冯峰 崔晨 后期制作总监 |赵鑫后期制作 |李浩欧朋朋钱子琪音频|王伯谦 技术支持 |诸葛明陈浩致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